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包括党、团、学生工作部、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在内的各种力量齐抓共管,从学习、生活、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共同努力、协同作战。尤其是高校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,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、主阵地作用。要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入脑、入心,就要联系社会、学生的生活、思想实际,做到“贴近实际、贴近生活、贴近学生”,对社会的热点、难点、疑点进行解释,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,解决学生心中困惑的问题。比如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,市场经济注重经济利益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,使得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重义轻利,重说教,轻实际利益的方式不太被人们接受。我们强调,在当前社会,尊重合法收入,包括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,同时又采取措施防止两极分化;在做思想工作的同时,还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,包括学生自身学习、生活过程中的问题,甚至还包括学生家庭的一些问题;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,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。在大学生日常学习和工作中,遇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,要从祖国发展的角度,从个体成长的层面,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的学习、专业的发展,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,使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动态的过程,发展的视野,不只是就要解决的问题谈问题,将问题放在大的背景下,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。
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,承载着社会的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党的方针政策、当前主要任务和对个体的要求传达给每一位大学生,主要方式是“观点灌输”,这是非常正确的。因为人的大脑就像是一个空房子,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,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。正确思想的形成有利于摒弃错误的思想,使得错误的思想没机可趁。在观点灌输的时候一定注意,被教育者的头脑是具有一定观念的思想之网,要尊重他已有的观念,不要形成对立,在对方已有看法得到确认、认可的前提下,他才有可能思考教育者的观念。要考虑他的观念的形成的背景,针对家庭教养方式、社会大背景、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等,考虑个体的心理需求,即一定要加强“心理疏导”。
“心理疏导”不同于教导、指导,也不同于诱导和引导。教导、指导、诱导和引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,但教导和指导,常常让被教育者感觉心理距离非常遥远,产生“您的说法我同意,但是不能解决我目前心中的困惑、疑虑和焦虑”的效果。诱导和引导则让人感觉被动,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,容易感觉别扭、甚至逆反,你想让我上东,我偏向西。总之,以上的方法,讲的道理的内容离受教育者的距离非常远,会形成“你说的,我认为也对”但是我更觉得我的现实感觉正确。而“疏导”则建立在对对象现有感情、情绪和认识的尊重上,感觉是被教育者已有情绪得到正确排解、宣泄、处理的前提下的成长,像大禹治水一样,这样才会畅通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,有效的心理疏导常常可以使学生精神健康、人格健全、情感丰富,并最终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,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,实现党的“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”的教育方针。
________摘自《光明网》